压力试验机常见问题详细处理方式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为20一25 MPa 。
压力试验机 液压泵液压泵的常见故障是轴伸处外漏或因磨损引起排量减小。不论是齿轮泵还是柱塞泵,其内部泄漏量的80%是因轴向密封面磨损引起的,可通过研磨来解决。液压缸活塞杆被拉毛后,缸盖处的密封件很快被磨损而产生外漏;导向套偏磨失圆,当其圆度误差超过0.20mm 时也会导致外漏;密封件老化也是导致外漏的原因之一。如果是应急处理,可在支承环与活塞之间加垫薄物,以免活塞与缸筒直接接触造成拉缸。如果是局部碰伤或硬化层剥落,可以采用普通碳钢焊条填焊损伤处。具体做法是:先将焊条烘干;施焊时采用断续点焊,每点焊接时间为1-1.5s。电弧长度控制要适当,以免“咬边”。
调压阀 当整机突然无动作或动作缓慢时,首先应该听泵和取力器处有无异响,看液压油箱的油量是否正常。
平衡阀 平衡阀是保证汽车起重机安全使用的重要元件。由于转阀结构上的限制,一般阀芯均未开均压槽,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转动费力的问题,只能换新件。解决的方法是,更换尺寸、规格合适且光滑完好的O形圈;如果阀杆端头锈蚀较严重,可将其锈蚀部分磨掉,然后烧铜焊,恢复到原有直径并打磨光滑即可。泵不转 (1)电动机轴未转动 1) 未接通电源 2) 电气线路及元件故障 检查电气并排除故障 (2)电动机发热跳闸
1) 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闷泵
2) 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超压不溢流
3) 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而闷泵 4) 电动机故障 1) 调节溢流阀压力值 2) 检修阀闷 3) 检修单向阀
4) 检修或更换电动机 (3)泵轴或电动机轴上无连接键 1) 折断 2) 漏装 1) 更换键 2) 补装键 (4)泵内部滑动副卡死 1) 配合间隙太小 2) 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齿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摆差太大,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3) 油液太脏 4) 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5) 泵的吸油腔进入脏物而卡死 1) 拆开检修,按要求选配间隙 2) 更换零件,重新装配,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 3) 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4) 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检查油箱油量并加油至油位线 5) 拆开清洗并在吸油口安装吸油过滤器 2.泵反转 电动机转向不对 1) 电气线路接错 2) 泵体上旋向箭头错误 1) 纠正电气线路 2) 纠正泵体上旋向箭头 3.泵轴仍可转动 泵轴内部折断 1) 轴质量差 2) 泵内滑动副卡死 1) 检查原因,更换新轴 2) 处理见本表(一)1(4) 4.泵不吸油 (1)油箱油位过低 (2)吸油过滤器堵塞 (3)泵吸油管上阀门未打开 (4)泵或吸油管密封不严 (5)泵吸油高度超标准且吸油管细长并弯头太多
(6)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太高,或通油面积太小
(7)油的粘度太高
(8)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
(9)叶片泵变量机构动作不灵,使偏心量为零
(10)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如加工精度差,装配不良,配合间隙太小,泵内部摩擦阻力太大,伺服活塞、变量活塞及弹簧芯轴卡死,通向变量机构的个别油道有堵塞以及油液太脏,油温太高,使零件热变形等
(11)柱塞泵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不密封(如柱塞泵中心弹簧折断)
(12)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之间不密封 (1)加油至油位线 (2)清洗滤芯或更换 (3)检查打开阀门 (4)检查和紧固接头处,紧固泵盖螺钉,在泵盖结合处和接头连接处涂上油脂,或先向泵吸油口灌油 (5)降低吸油高度,更换管子,减少弯头 (6)选择合的过滤精度,加大滤油器规格 (7)检查油的粘度,更换适宜的油液,冬季要检查加热器的效果 (8)拆开清洗,合理选配间隙,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9)更换或调整变量机构 (10)拆开检查,修配或更换零件,合理选配间隙;过滤或更换油液;检查冷却器效果;检查油箱内的油位并加至油位线 (11)更换弹簧 (1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
(二)泵噪声大 1.吸空现象严重 (1)吸油过滤器有部分堵塞,吸油阻力大
(2)吸油管距油面较近
(3)吸油位置太高或油箱液位太低
(4)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严
(5)油的粘度过高
(6)泵的转速太高(使用不当)
(7)吸油过滤器通过面积过小
(8)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9)油箱上空气过滤器堵塞
(10)泵轴油封失效
(1)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2)适当加长调整吸油管长度或位置
(3)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或提高液位高度
(4)检查连接处和结合面的密封,并紧固
(5)检查油质,按要求选用油的粘度
(6)控制在高转速以下
(7)更换通油面积大的滤器 (
8)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9)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
(10)更换
2.吸入气泡
(1)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在工作过程中又生成的气泡
(2)回油涡流强烈生成泡沫
(3)管道内或泵壳内存有空气
(4)吸油管浸入油面的深度不够
(1)在油箱内增设隔板,将回油经过隔板消泡后再吸入,油液中加消泡剂
(2)吸油管与回油管要隔开一定距离,回油管口要插入油面以下
(3)进行空载运转,排除空气
(4)加长吸油管,往油箱中注油使其液面升高
3.液压泵运转不良
(1)泵内轴承磨损严重或破损 (2)泵内部零件破损或磨损 1) 定子环内表面磨损严重 2) 齿轮精度低,摆差大 (1)拆开清洗,更换 1) 更换定子圈 2) 研配修复或更换
4.泵的结构因素
(1)困油严重产生较大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 1) 卸荷槽设计不佳 2) 加工精度差 (2)变量泵变量机构工作不良(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太脏等) (3)双级叶片泵的压力分配阀工作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