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影响了紧固件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一个明确的物理概念,它是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比值,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材料常数,当摩擦面的材料、表面处理状态和润滑条件确定后,摩擦系数也就确定下来。但是摩擦系数与零件表面状态和制造公差有关。摩擦系数的测量必须在一定的基准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有良好的重复性。
螺纹联接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螺栓的轴向预紧力,而且螺纹副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装配扭矩的大小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螺纹联接中,影响紧固件摩擦系数的因素比较多。主要从垫片硬度、润滑条件、装配工艺、配合螺母的表面处理方式4个方面分析对紧固件摩擦系数的影响。
目前由于受到装配位置、装配工具等因素的影响,还不太可能在生产线上通过直接控制预紧力来装配螺栓联接,所以只能通过控制和预紧力相关的其它参数(如扭矩,螺栓头或螺母转角,螺栓伸长量)来达到间接控制预紧力的目的,相应地产生了以下几种预紧方法:“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控制法”、“屈服点控制法”和“螺栓长度法”。其中使用多的还是“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控制法”,而这两种拧紧方式都将会受到产品摩擦系数大小的影响,从而影响螺栓紧固时的预紧力。而“屈服点控制法”和“螺栓长度法”则避免了摩擦系数对装配的影响。
螺纹连接因其承载能力强、互换性好、可拆卸等优点,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应用广泛,对整机质量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螺纹连接依靠螺纹副及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载荷,摩擦力的大小与轴向预紧力有直接关系。轴向预紧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螺纹连接产生不利影响。轴向预紧力过小,螺纹连接承载能力、防松性能均达不到设计要求;轴向预紧力过大,螺纹接触面应力值较大,容易引起螺纹变形、滑扣等机械损伤,降低螺纹连接可靠性。因此,为保证螺纹连接满足连接实际工作需要,必须确定合理的轴向预紧力范围。